日期:2016-01-15 10:06:28
一个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那张照片,曾经深深烙在许多中国人的心里。也正是这张照片,让希望工程——这个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爱心项目家喻户晓。如今希望工程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这个曾经让千千万万个贫困孩子重回校园的爱心工程现在怎样了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革命老区延安市位于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由于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曾是陕西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交通不便,不得不离开校园。而希望工程,则是帮助这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重新返回学校。
“希望工程”是由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上世纪80年代末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通过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学、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希望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
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边墙村村民 张海义:(原来)有过10个、11个老师,(那还不少呢)六年级,一到六年级,那时候红火,老师也管理得好,校长以前管得也好。我们这儿从范家沟上边到后沟附近的(孩子)都在这儿念书着。(几个村的(孩子)在这儿上学?)我们一个大队就有三个(村),上边有三个(村),六个(村),后沟有几个村,都在这儿(上学)。
张海义所说的这所学校叫边墙小学,是由社会团体“上海政协之友”捐资30万元,延安市教委、安塞县人民政府及边墙村群众等筹资22万元共同建成,小学占地面积5336平方米,可容纳400名学生,于1998年9月底竣工。村民折海牛还清晰地记得学校建成时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