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宝鸡 咸阳 渭南 铜川 榆林 延安 安康 汉中 商洛 杨凌 韩城
延安

梁家河体验学习:把延安精神融入血液

日期:2016-04-16 16:09:48        来源:三秦网

  
\

 

  第一书记们在大树下听说书艺人说书

  20世纪70年代,地处大山深处的梁家河村交通不便,生产生活十分落后,村民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必须步行到5公里外的文安驿镇甚至25公里外的县城购买,为了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年轻的大队书记习近平亲自动手,组织群众,建起了代销店、缝纫社、磨房、铁业社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据了解,从4月13日起,延安全市1910名第一书记将以轮训学习的方式分期在梁家河体验学习。

  老人们回忆总书记梁家河生活

  4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走访的过程中,据村民讲,当年总书记和其他知青初到梁家河时,梁家河村里派了几个年轻的村民到公社(现在的文安驿镇)去接他们,在搬行李的过程中,一个村民很机灵,他看到总书记提的箱子比较小,就上去抢着帮拿这个箱子,但是在返回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错了,虽然他拿的是小点的箱子,但似乎是这些行李当中最重的一个。在回去的路上,他一个人嘀咕着,北京来的小伙子,难道箱子里装着金元宝。回到村上,在院子里拆开看时,他才发现,总书记箱子里装的满满的都是书。老人们讲,当年总书记在梁家河生活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拿着像砖头一样的书在煤油灯下读到很晚才睡,在没书读的情况下,他会步行几十里路到其他村庄找别的知青借书看。据了解,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说:“我当年在梁家河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在煤油灯下看书,第二天起来,两个鼻孔都是黑的。”

  在知青3号院内,记者见到了今年77岁的石玉新老人,他告诉记者,他现在主要是看管知青3号院内的6孔窑洞,平时就是简单的打扫和维护,村上每月给发工资。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旁的大树下,记者看到,前来培训学习的第一书记们,坐着小板凳,在听一说书艺人说书,他以弹唱的方式歌颂着现在生活的美好。

  把延安精神融入血液

  上世纪70年代的延安,半年不见绿,有河不见水,放眼不见天。所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打坝就是为了造田,打坝就是把山两边的土挖下来,把沟填起来,等到汛期的时候,水漫过来,把地漫平,淤积成坝。村民告诉记者,关于打坝,还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宁守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在陕北,打坝一般都在冬天,在寒冷的季节里,当年总书记带领全村的老百姓,在担任一年多的村支部书记期间,一共打起了四座淤地坝。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何磊副教授在本期第一书记培训班专题教学的最后一讲结束语中讲道,2007年,习近平同志当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他在会见延安党政代表团时讲了一段话:“在延安,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理想和信念,要有进取精神,特别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对群众有真感情。客观条件很重要,主观努力更重要。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实的东西,是很具体的,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当中。”所以,这三天在梁家河的学习,就是激励各位第一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担任村支书时所表现出的亲民务实、创业干事的精神品格为榜样,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真正把延安精神融入思想,融入工作,融入血液,在深深植根群众中汲取养分,在基层历练中丰富阅历,在精准扶贫和振兴延安老区发展的主战场上锤炼本领,以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获得更多的群众点赞。(编辑:崔宝)

精华推荐

热门推荐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邮编:712000 客服热线:029-33698812 15929246999 广告热线:13038551909
  备案号:陕ICP备10002271号 广告代理:陕西慧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电子邮箱:shanxixianyu@163.com 
技术支持:陕西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