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17 12:35:57 来源:陕西传媒网
本网讯(郑栋)1月11日晚,一则题为《陕西一镇政府盯梢脱贫攻坚检查组》的消息现身网络。消息称,脱贫攻坚“暗访组”在澄城县被当地政府“盯梢”了,同时还配上了一张微信截图。在显示的内容里,有5个“陕E”开头的车牌号码,一名备注为镇政府某某的工作人员,还让大家注意随机入户,一名镇上的干部还在群里反复要求不能打扰检查。
有车牌号码,还有“提醒”,难道真如消息所说,有脱贫“暗访组”在澄城县工作时被“盯梢”了?出于职业敏感,记者连夜赶到了澄城县。
不是“暗访”是明访
1月12日,根据消息和配图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了位于澄城县西北角的吉安城村。因为刚下过雪,这座因汉光武帝刘秀“系鞍”(音同“吉安”)而得名千年古村,村道两旁的积雪已经冻成了冰。记者在村上走访,询问昨日工作组的检查情况,很多村民都表示对脱贫检查工作知晓,但因为不是贫困户,大家对详细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他们手里拿着本子,拿着录像机,问了很多家里的情况。我觉着不是暗访是明访。”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李立明给记者说:“上午10点来的,两个人,张民带来的。”李立明所说的“张民”,是吉安城村党总支副书记成张民,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也是村上的老支部书记。
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成张民。成张民告诉记者,所谓的“暗访组”,其实是上级的评估组,是光明正大地在村里检查工作。因为自己对交通和住址等情况熟悉,被挑中当了引路员,主要是为评估组当“向导”。“按照要求,咱就是把人家带到人家点名的人屋里。”听说网上把自己给评估组工作人员带路说成是“盯梢”,成张民委屈地说。
不是“盯梢”而是衔接工作
不只是成张民一个人委屈,同样感觉不解的还有吉安城村的村干部郭金仓、蔺麦堂、梅金海和安文俊。他们都是党员,也都已经年过半百。他们说,自己就是给人家来检查工作的同志领个路,领进门后就出门,不过问、不参与、也不打听人家到底来村上干些啥。
那为什么要在微信群里发车牌号码呢?郭金仓和安文俊说,主要是为了不耽误评估组的工作。“他们在镇上吃饭,咱在自家屋里吃饭,不认识人,也记不下车号,群里发车号就是担心评估组来了找不到咱,耽误工作。”记者看到了当时的微信记录。和网络上的微信截图一样,那条带有车牌号的微信,发出的时间是14时14分。
“1点半才走的。”郭金仓说,“下午不到两点半就回来了。”他们五个引路员觉得,发车牌号的时间,应该是评估组吃完饭,离开镇上的时候。这一细节,记者也在镇政府食堂得到了证实。“他们中午吃的馍和麦子泡,都是简单现成的工作餐,每人是10块钱的标准。”负责做饭的镇政府食堂师傅贾军锋说:“他们来的晚,吃得快,刚过两点就走了。”
记者有意计算了从吉安城村到镇政府的时间,路上需要大约10分钟。路程时间和引路员们的话形成了印证,所谓的“盯梢”和“曝光车牌”不过是为了衔接工作,方便工作的正常安排。
面对误解已有回应
同样能证明这则“乌龙”消息的,还有消息中所谓的“暴露五组车牌”。因为,给这次评估工作提供工作用车的恰恰就是当地政府。按照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评估组的入户调查用车由当地政府负责保障。当地政府需要“盯梢”自己提供的车辆?还要在微信群里“暴露”自己为评估组提供的车辆号牌?显然没有必要,在逻辑上也很难说通。
经过记者调查,微信截图中的所谓“暗访组”,实际上是镇政府干部因为担心影响评估组与村上的衔接,着急在手机上敲出的“笔误”,是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估。而“通知干部”,实际上指的是通知成张民在内的五名村干部引路员。
面对网络上的“误解”和“误读”,澄城县委、县政府已经正面回应了舆论关切。负责县上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副县长党俊平告诉记者,他们在消息发出的当晚就开始了调查,经过逐一谈话,走访群众,和询问当事人,事情的经过真实清晰。吉安城村党总支书记李对明说,从消息现身网络至今,除了本报记者外,村上没有任何记者打来电话了解情况或者现场采访。
目前,澄城县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各镇办进一步从严规范工作秩序,严格落实工作要求,以更扎实的措施“尽锐出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三方评估组在澄城县的工作继续有序地开展着。像成张民、郭金仓、蔺麦堂、梅金海、安文俊一样,那些熟悉交通和群众住址情况的村干部,仍在为评估组的同志们当着“向导”和领路员。(编辑:高山)